language
行业新闻

无刷电机行业政策与标准解读

发布时间: 2025-02-25

在全球倡导绿色节能、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,无刷电机凭借高效节能、低噪音、长寿命等优势,在工业自动化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而随着无刷电机市场的不断扩大,国内外针对该行业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也日益完善,这些政策标准犹如行业发展的指挥棒,深刻影响着无刷电机企业的生产、研发与市场推广。

能效标准

国内政策

我国自 2021 年 6 月开始实施《GB18613 - 2020 电动机能效限定及能效等级》,该标准提高了电机能效准入门槛,淘汰 IE3 以下能效电机 ,并对无刷电机的能效指标提出明确要求。同时,2021 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的《电机能效提升计划》,要求到 2023 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 1.7 亿千瓦,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 20% 以上;2022 年 6 月发布的《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》提出 2025 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70% 以上。这些政策旨在推动电机行业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,减少能源消耗。

国际标准

国际上,欧盟的 ErP 指令(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指令)对电机能效也有严格规定,要求电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需满足一定的能效标准。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(ENERGY STAR)同样对无刷电机的能效提出了较高要求,鼓励企业生产和消费者使用高能效的电机产品。

对企业影响与应对策略

影响: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改进电机设计与制造工艺,提升电机能效,否则将面临产品无法进入市场或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风险。同时,高能效电机的研发和生产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,包括技术研发成本、原材料采购成本等。

应对:企业需积极投入研发,探索新型材料和先进的控制技术,如采用高性能永磁材料、优化绕组设计、运用先进的变频控制技术等,以提高电机能效。同时,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

安全规范

国内政策

在国内,无刷电机需符合 GB 4706.1 - 2005《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 1 部分:通用要求》等一系列安全标准。这些标准涵盖电机的电气安全、机械安全、结构安全等多个方面,例如对电机的绝缘性能、接地措施、外壳防护等级等都有详细规定,确保在正常使用和故障条件下,电机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安全隐患。

国际标准

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制定的 IEC 60335 系列标准是全球广泛认可的电气安全标准,许多国家和地区以此为基础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安全规范。例如,欧盟的 CE 认证要求产品符合相关的安全指令,其中就包括对电机安全性能的要求;美国的 UL 认证也对无刷电机的安全性能进行严格测试和认证。

对企业影响与应对策略

影响:安全标准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门槛,企业必须严格遵守,否则产品无法获得相关认证,无法进入市场销售。安全标准的严格执行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,如需要采用更优质的绝缘材料、加强外壳防护设计等。

应对: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,要将安全标准作为首要考虑因素,从原材料采购、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,都要严格把控质量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,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测,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。同时,积极与认证机构合作,及时了解最新的认证要求和标准变化。

电磁兼容性

国内政策

我国制定了 GB 4824 - 2019《工业、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》等标准,对无刷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行限制,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造成影响。同时,也规定了电机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抗扰度要求,保证电机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。

国际标准

国际上,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(CISPR)制定的 CISPR 11 等标准是电磁兼容性领域的重要标准。欧盟的 EMC 指令要求产品必须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,才能在欧盟市场销售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也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有严格规定。

对企业影响与应对策略

影响:电磁兼容性不达标会导致产品在市场上受到限制,甚至引发客户投诉。企业需要投入额外的研发资源和成本,来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。

应对:企业在研发阶段,要运用电磁兼容设计技术,如合理布局电路、采用屏蔽技术、优化接地设计等,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。同时,加强对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投入,建立完善的测试体系,确保产品在上市前通过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测试。

国内外关于无刷电机的政策法规与标准在能效、安全、电磁兼容性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,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企业只有积极应对,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,严格遵守相关政策标准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推动无刷电机行业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
提交
提交成功! x

我们会尽快给您回电!

OK